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
查看: 263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“云端”盛会擦亮“壮族三月三”文化品牌

[复制链接]

535

主题

535

帖子

211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11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0-3-30 20:37:0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虽受疫情影响,本年武鸣“壮族三月三”歌圩也如期而至,13个镇的山歌能手跨越地域,在网上拉起山歌,歌声聚集“云端”,处处皆歌海。

“武鸣被誉为‘中国壮乡’,山歌历史悠久,歌圩活动不断丰厚,促成了如今茂盛的面貌。”武鸣区文明馆馆长余燕鸣介绍,武鸣官方已连续40年举办“壮族三月三”歌圩活动。原先的歌会演变为歌节,再延伸成为歌圩,通过长久精心打造,武鸣“壮族三月三”歌圩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,成为全国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、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。

在本年的“壮族三月三”歌圩中,武鸣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——沃柑采购商。在武鸣沃柑采购商定点招待酒店,来自成都的夏时科收到了一份酒店赠送的包装精美的五色糯米饭,动听的山歌声正从手机直播中传出来。“我已是第三年到武鸣采购沃柑,每次都不会错失歌圩活动。”疫情期间,得益于武鸣的沃柑流通方针,夏时科已在定点招待酒店免费寓居多日,完成了近500吨沃柑的订单。“本认为本年没有机会赶上热烈的歌圩,但仍是感受到壮乡公民的祝福,满载而归。”

近年来,武鸣区着力做好“非遗”维护作业,成效显着。除五色糯米饭外,武鸣榨粉、武鸣府城红糖制造技艺、高峰柠檬鸭制造技艺、灵马旱藕粉制造技艺等,均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在每年的歌圩活动中,这些“非遗”项目尽皆露脸。武鸣“壮族三月三”歌圩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,向世人展现着壮村夫的精力文明面貌。

会鼓文明展魅力

“听过马山会鼓声,才能领会什么叫澎湃、震慑,一面面会鼓已成为马山民族文明的符号,让我通过它认识马山、了解马山。”在南宁生活了10年的湖南小伙武朝前说。面对疫情,马山壮家儿女以鼓战“疫”,鼓足干劲、鼓足心志,创造欢欣鼓舞的美好生活。

受疫情影响,本年的马山“壮族三月三”活动采用“云游”方式,让游客在“云端”领略马山会鼓的魅力。马山会鼓历史源源不绝。始于宋末元初,盛于明清两代,运用的套具主角是鼓,配角为锣和跋。会鼓开始是驱邪逐疫、祈福纳祥的符号,随着时代变迁,马山会鼓有了更丰厚的内在。鼓声阵阵,一如春雷声声,敲来春雨润郊野,敲来红土万物生,敲来生活甜如蜜,敲来城乡一日千里。

“如今的会鼓扮演已不是古代单调的咚咚声,而是通过传承者的艺术加工,使会鼓扮演鼓声有力洪亮、节奏规整、点数变化多端,既震慑人心,又悦耳动听。”马山县文明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会鼓扮演作为马山的传统文明活动,已被正式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名录,参加学习和扮演的人数不断攀升。马山会鼓成为外界了解广西、了解马山的一扇窗口。

如今,马山会鼓的舞台越来越广阔,环广西公路自行车国际巡回赛、中国—东盟山地马拉松比赛、自治区建立60周年庆祝大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和节庆活动上,都能听见这澎湃的鼓声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 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